首页 > 综合 > 严选问答 >

涕泗的词语解释

2025-08-10 23:58:09

问题描述:

涕泗的词语解释,这个怎么解决啊?快急疯了?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10 23:58:09

涕泗的词语解释】“涕泗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古代文学或文言文中,用来形容人因悲伤、感动或激动而流泪。该词由“涕”和“泗”两个字组成,分别指眼泪和鼻涕,合起来表示泪流满面、情绪激动的状态。

在现代汉语中,“涕泗”已较少使用,但在阅读古文或欣赏古典诗词时,仍会遇到这一表达方式。理解“涕泗”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和作者的表达意图。

一、

“涕泗”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为常见的词语,多用于描述人在极度悲伤或感动时的反应。其中,“涕”指眼泪,“泗”指鼻涕,二者合用,强调情感的强烈与外在表现的明显。此词常见于诗词、书信、史书等文体中,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。
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
词语 拼音 释义 出处/用法 示例
涕泗 tì sì 泪水和鼻涕,形容极度悲伤或感动时的情绪表现 古代文学、文言文 “泣下沾襟,涕泗交流。”(《左传》)
眼泪 多用于文言文 “泪尽胡尘里,南望长安。”(杜甫)
鼻涕;也指水流 文言中较少单独使用 “泗水之滨,有圣人出焉。”(《论语》)

三、注意事项

1. 使用场合:由于“涕泗”属于文言词汇,在现代口语中极少使用,建议在写作或翻译古文时使用。

2. 感情色彩:该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,通常用于描写人物情绪的高潮部分。

3. 搭配习惯:常与“泪”“泣”“悲”等词连用,如“涕泗横流”“涕泗滂沱”。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涕泗”虽为古语,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功能,使其在文学作品中仍具有重要的意义。了解并掌握这类词语,有助于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深度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