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暇字的成语有哪些?】“暇”字在汉语中常用来表示“空闲、时间多”的意思,也常用于形容人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某事。在成语中,“暇”字虽然不常见,但仍有几个与之相关的成语,下面将对这些成语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。
一、常见含有“暇”字的成语
1. 应接不暇
- 意思:形容人或事物太多,忙不过来,没有空闲。
- 出处:《后汉书·明德马皇后纪》:“前过濯龙门上,见外家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。太后曰:‘吾谓桓帝时,吏治若此,今视之,乃不如前……’”
2. 目不暇接
- 意思:东西太多,眼睛看不过来,形容事物繁多。
- 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从者多,不可尽识,故目不暇接。”
3. 无暇顾及
- 意思:没有时间去顾及或考虑其他事情。
- 出处:现代常用表达,无明确出处。
4. 百忙之中抽暇
- 意思:在非常忙碌的时候抽出一点时间。
- 出处:现代口语表达,常见于书面语中。
5. 闲情逸致
- 虽不含“暇”字,但与“暇”字含义相近,表示悠闲的心情和情趣。
- 出处:宋代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:“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最喜小儿无赖,溪头卧剥莲蓬。”
二、含“暇”字的成语总结表
成语 | 含义解释 | 出处/来源 |
应接不暇 | 形容人或事物太多,忙不过来 | 《后汉书》 |
目不暇接 | 东西太多,眼睛看不过来 | 《世说新语》 |
无暇顾及 | 没有时间去顾及或考虑其他事 | 现代常用 |
百忙之中抽暇 | 在非常忙碌的时候抽出一点时间 | 现代口语表达 |
闲情逸致 | 表示悠闲的心情和情趣 | 宋代·辛弃疾《清平乐》 |
三、小结
“暇”字虽然在成语中不常见,但在表达“时间多、有空闲”这一概念时,却有着独特的语言魅力。以上提到的成语,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,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。了解这些成语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运用汉语,提升语言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