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狗尾续貂的意思】“狗尾续貂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原意是将狗的尾巴接在貂的尾巴上,比喻用不好的东西补缀在好的东西后面,显得不伦不类。后来多用来形容文章、作品或事物的结尾部分质量低下,与前面的内容不协调,破坏整体美感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狗尾续貂 |
拼音 | gǒu wěi xù diāo |
出处 | 《晋书·王敦传》:“帝曰:‘此乃我之过也,非卿之责。’于是左右皆呼万岁。……后人遂以‘狗尾续貂’讥其末节之陋。” |
释义 | 比喻用不好的东西补缀在好的东西后面,使整体显得不协调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文章、作品等结尾部分质量差,与前文不匹配。 |
近义词 | 虎头蛇尾、画蛇添足 |
反义词 | 首尾呼应、善始善终 |
二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示例 |
文学评论 | “这篇文章开头精彩,但结尾却狗尾续貂,令人失望。” |
影视作品 | “剧情发展不错,但结局太仓促,简直是狗尾续貂。” |
日常口语 | “这个方案本来挺好的,结果最后几条建议太差,真是狗尾续貂。” |
三、成语故事(简要)
“狗尾续貂”最早出自《晋书·王敦传》。当时,晋朝皇帝为了表彰功臣,赏赐他们貂尾装饰的帽子。由于功臣太多,貂尾不够,有人就用狗尾代替。后来人们便用“狗尾续貂”来讽刺这种做法,后来引申为对作品结尾质量低下的批评。
四、总结
“狗尾续貂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作品完整性与质量的提醒。在写作或创作中,应注意前后呼应,避免因结尾不佳而影响整体效果。无论是文学、影视还是其他形式的作品,一个出色的结尾往往能提升整部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