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奔走相告解释及成语典故】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“奔走相告”这个成语,它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传递消息而四处奔波、互相告知。下面将对这一成语进行详细解释,并结合其出处与典故,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。
一、成语解释
奔走相告:指人们为了传达重要信息而四处奔走、互相告诉。多用于描述人们急于传播消息的情景,带有积极、急切的意味。
- 词义分析:
- 奔走:奔跑、奔波。
- 相告:互相告诉、传达。
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,强调信息传播的迅速与广泛。
二、成语出处
“奔走相告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百姓奔走相告,如风如雨。”意思是百姓们纷纷奔走,互相告知,如同风雨般迅速。
后来,这一成语被广泛使用,成为表达信息快速传播的常用说法。
三、成语典故
典故背景:
在东汉时期,有一位名叫王符的学者,他关注民生疾苦,提倡改革。当时社会动荡,百姓生活艰难,每当有好消息或紧急事件发生时,人们都会纷纷奔走相告,以求尽快传递信息。
有一次,朝廷发布了一项有利于百姓的政策,消息一出,百姓们便四处奔走,互相告知,形成了“奔走相告”的景象。王符对此现象进行了记录,表达了对民间信息传递方式的观察与思考。
四、成语用法示例
句子 | 使用说明 |
消息一传出,村民们便奔走相告。 | 表达人们迅速传递信息的情景。 |
城市里发生了重大事故,市民们奔走相告。 | 强调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与紧迫性。 |
这个好消息让整个小区都奔走相告。 | 展现信息带来的积极影响。 |
五、总结
“奔走相告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于描述人们为了传递重要信息而四处奔波、互相告知的情形。它不仅体现了信息传播的速度,也反映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与互动。
通过了解它的出处与典故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与实际应用价值。
成语 | 奔走相告 |
含义 | 为传递消息而四处奔波、互相告知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典故 | 东汉时期百姓因好消息而奔走相告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信息传播迅速、广泛的情景 |
近义词 | 传遍四方、家喻户晓 |
反义词 | 默默无闻、悄无声息 |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文化知识,欢迎继续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