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严选问答 >

虽远必诛这句话的出处

2025-07-08 10:16:23

问题描述:

虽远必诛这句话的出处,急到跺脚,求解答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08 10:16:23

虽远必诛这句话的出处】“虽远必诛”是一句具有强烈警示和威慑意味的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敌人的坚决态度。它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,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。以下是对“虽远必诛”一词出处的详细总结。

一、

“虽远必诛”最早见于《汉书·陈汤传》。该语句原意是:“明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。”意思是:凡是敢于侵犯强大汉朝的人,即使逃到天涯海角,也一定要将他们消灭。这句话由西汉时期的名将陈汤所提出,体现了当时汉朝对边疆安全的重视以及对外来威胁的强硬态度。

此句在后世被广泛引用,不仅作为军事战略的体现,也常被用作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。现代语境中,“虽远必诛”常被用来强调国家对任何挑衅行为的坚定回应。

二、表格:关于“虽远必诛”的出处与背景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汉书·陈汤传》
原文 “明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。”
出处时间 西汉时期(约公元前1世纪)
作者/人物 陈汤(西汉将领)
语义 敢于侵犯强大汉朝的人,即使逃到远方,也要追杀到底。
现代应用 常用于表达国家对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。
文化意义 体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敌、维护尊严的精神。

三、结语

“虽远必诛”不仅是历史上的军事宣言,更是中华文化中一种强烈的民族精神象征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外部挑战时,应保持警惕与果断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这种坚定的态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