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陈琳写的伐曹檄文原文】一、
《讨曹操檄》是东汉末年文学家陈琳所作的一篇著名檄文,写于建安十七年(212年),目的是声讨曹操的罪行。文章以犀利的语言揭露曹操的暴政与不忠行为,表达了对汉室的忠诚和对曹操的强烈谴责。
陈琳在文中列举了曹操的种种罪行,如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、“残害忠良”、“专权跋扈”等,并强调自己作为汉臣的责任感,表明自己为正义而战的决心。这篇檄文不仅具有强烈的批判性,也展现了陈琳卓越的文采和政治立场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文章名称 | 《讨曹操檄》(或称《伐曹檄文》) |
作者 | 陈琳(东汉末年文学家) |
创作时间 | 建安十七年(212年) |
背景 | 汉献帝时期,曹操专权,陈琳受袁绍之命撰写此檄文,以讨伐曹操 |
主旨 | 批判曹操的不忠与暴政,维护汉室正统 |
内容要点 | - 揭露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行为 - 指责其残害忠良、专权跋扈 - 表达对汉室的忠诚与对正义的追求 |
文学价值 | 语言犀利、气势磅礴,是古代檄文中的经典之作 |
历史意义 | 反映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与士人对权力的批判 |
三、结语
《讨曹操檄》不仅是陈琳个人才华的体现,也是东汉末年士人精神的真实写照。它通过文字的力量,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正义的坚持,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