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严选问答 >

相敬如宾不相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

2025-10-03 01:21:24

问题描述:

相敬如宾不相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,跪求好心人,拉我出这个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3 01:21:24

相敬如宾不相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】一、

“相敬如宾,不相睹”是一个带有古风色彩的表达,常用于描述夫妻之间虽然彼此尊重,但因各种原因长期未见面或缺乏沟通。这句话结合了“相敬如宾”和“不相睹”两个部分,前者出自古代对夫妻关系的理想化描述,后者则强调两人虽有情义却未能相见。

“相敬如宾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,讲述的是梁鸿与孟光夫妇互相尊重、礼尚往来的典故,象征着婚姻中的和谐与尊重。“不相睹”则更偏向于现实中的无奈,可能由于战乱、距离、政治因素等导致夫妻分离。

本文将从含义、出处、用法及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。

二、内容详解

1. 含义解析

- 相敬如宾:形容夫妻之间彼此尊重,如同对待宾客一般,感情深厚但保持礼貌与界限。

- 不相睹:意为“没有相见”,表示因种种原因无法见面,情感上虽有牵挂,但现实中无法相聚。

合起来,“相敬如宾不相睹”表达了一种理想婚姻状态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,既有情感的深度,也有无奈的现实。

2. 典故来源

- 相敬如宾:出自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:“鸿曰:‘吾欲娶妻,必得贤女。’妻曰:‘愿同耕织。’遂共隐居。其妻每晨起,具食,奉之于前,不敢仰视。鸿曰:‘此真梁鸿妻也。’于是举案齐眉,相敬如宾。”

此处“举案齐眉”是“相敬如宾”的形象化表现,说明夫妻之间互敬互爱,生活简朴而和谐。

- 不相睹:并无固定出处,更多是文学作品中表达夫妻分离、思念之情的常用语。

3. 文化背景

在古代社会,由于交通不便、战乱频繁、政治动荡等原因,夫妻分隔两地的情况非常普遍。在这种背景下,“相敬如宾不相睹”成为一种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,既体现了对婚姻的忠诚,也反映了现实的无奈。

此外,这一说法也常被用于诗词、小说中,用来渲染人物间的深情与悲凉。

4. 现代用法

现代人使用“相敬如宾不相睹”时,多用于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虽然感情深厚,但由于现实原因(如工作、异地、家庭压力等)而难以相见,表达一种无奈与遗憾的情绪。

三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中文名称 相敬如宾不相睹
含义 夫妻相互尊重,但因各种原因未能相见
出处 “相敬如宾”出自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,无明确“不相睹”出处
典故 梁鸿与孟光夫妇“举案齐眉”,象征夫妻和睦;“不相睹”为文学中常见表达
文化背景 古代社会因战乱、距离、政治等因素导致夫妻分离,形成此表达
现代用法 常用于描述夫妻或恋人因现实原因不能相见,表达无奈与思念
情感色彩 悲凉、深沉、含蓄

四、结语

“相敬如宾不相睹”不仅是一句古语,更是对古代婚姻生活的一种写照。它融合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,展现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。如今,尽管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,但这种情感表达依然具有强烈的共鸣力,提醒我们在追求幸福的同时,也要珍惜眼前人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