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纪传体通史是什么意思】“纪传体通史”是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编纂形式,它结合了“纪传体”与“通史”的特点,是历史学中非常重要的文献类型。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,下面将从定义、特点、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纪传体”是一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编写方式,主要通过“本纪”、“列传”等形式来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;而“通史”则指贯穿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史书,不局限于某一朝代或时期。因此,“纪传体通史”是指采用纪传体写法,并涵盖广泛历史时期的通史类著作。
这类史书的特点包括:以人物为主线,注重对历史人物的刻画;时间跨度大,内容全面;语言较为简洁明了,便于后人阅读和研究。其代表作如《史记》和《汉书》,虽然严格来说《汉书》属于断代史,但它们为后来的纪传体通史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定义 | 纪传体通史是指采用“纪传体”写法,并涵盖广泛历史时期的通史类史书。 |
纪传体 | 一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例,包括“本纪”(帝王)、“列传”(人物)等部分。 |
通史 | 指贯穿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史书,不限于某一朝代或时期。 |
特点 | - 以人物为主线 - 时间跨度大,内容全面 - 语言简洁明了 - 注重人物形象与历史事件的结合 |
代表作品 | - 《史记》(司马迁) - 《汉书》(班固) - 《后汉书》(范晔) - 《三国志》(陈寿) - 《新唐书》《新五代史》等 |
历史地位 | 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成果,对后世史书编纂影响深远。 |
局限性 | - 对政治事件关注较多,社会、经济等层面相对薄弱 - 个别记载存在主观色彩 |
三、结语
“纪传体通史”作为一种独特的史书形式,不仅体现了古代史学家对历史的系统整理能力,也反映了他们对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思考。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,但它仍然是中国历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。通过了解这一概念,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脉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