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严选问答 >

什么而什么成语

2025-10-05 18:34:00

问题描述:

什么而什么成语,这个问题折磨我三天了,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5 18:34:00

什么而什么成语】在汉语中,“什么而什么”结构的成语较为常见,它们通常用于表达某种因果关系、转折关系或并列关系。这类成语不仅形式对称,而且含义丰富,常用于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“什么而什么”结构的成语,并对其含义进行简要总结。

一、

“什么而什么”结构的成语,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,中间以“而”字连接,表示前后两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。常见的类型包括:

- 因果关系:前因后果,如“因小失大”。

- 转折关系:前后意思相反,如“百闻不如一见”。

- 并列关系:两者同等重要,如“知行合一”。

这些成语在使用时,往往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逻辑性,使表达更加生动、准确。

二、常见“什么而什么”成语一览表

成语 含义 用法示例
因小失大 因为小事而失去大的利益 他为了省一点钱,结果耽误了整个项目,真是因小失大。
百闻不如一见 听说一百次也不如亲眼看到一次 这个地方风景优美,百闻不如一见,我一定要去看看。
知行合一 知识与行动要统一 学习不仅要懂得理论,更要做到知行合一。
舍本逐末 抛弃根本,追求次要的东西 他只注重表面成绩,却忽略了学习的根本,这是舍本逐末。
顾此失彼 顾了这边,那边就顾不上 工作任务太多,常常顾此失彼,难以兼顾。
取长补短 借鉴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团队合作中,大家应取长补短,共同进步。
事半功倍 付出一半的努力,得到双倍的效果 采用正确的方法,可以事半功倍。
亡羊补牢 失败后及时补救,还不算晚 虽然项目失败了,但亡羊补牢,仍有机会挽回。

三、结语

“什么而什么”结构的成语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一种表达方式,它们不仅形式工整,而且内涵深刻。掌握这些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灵活性,尤其在写作和演讲中更能体现出语言的层次感与逻辑性。建议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此类成语,并结合具体语境加以运用,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