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枘这个字开头的成语】“枘”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,读音为“ruì”,本义是指榫头,即木工中用来连接两个部件的凸起部分。在成语中,“枘”常与“凿”搭配使用,形成成语“方凿圆枘”,用来比喻人或事物之间不相容、不协调。
下面是对以“枘”字开头的成语进行总结,并整理成表格形式,便于查阅和理解。
一、
在汉语中,“枘”字本身并不常见于日常口语,但在一些成语中却有其独特的含义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“方凿圆枘”,这个成语出自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凤皇翼其羽兮,高翔而远集;虽则有志,不遇时也。方凿而圆枘兮,吾固知其不能。”意思是:把方的榫头放进圆的卯眼里,显然无法契合,比喻人的才能与时代或环境不相适应,或者事物之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。
虽然“枘”字开头的成语较少,但“方凿圆枘”是唯一一个广为人知且常用的相关成语,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哲理性。
二、表格展示
成语名称 | 拼音 | 出处 | 含义解释 | 用法示例 |
方凿圆枘 | fāng záo yuán ruì | 《楚辞·离骚》 | 把方的榫头放进圆的卯眼里,比喻不相容 | 他与公司文化格格不入,简直是方凿圆枘。 |
三、结语
“枘”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,但在成语中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“方凿圆枘”作为唯一的以“枘”字开头的成语,不仅体现了古代匠人智慧,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,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同环境和人际关系时,应注重调和与适应。了解这些成语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,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广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