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叫八会穴】“八会穴”是中医经络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指的是人体中八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穴位,这八个穴位分别与人体的八种重要生理或病理物质或功能相关。在临床应用中,八会穴常用于治疗与这些物质或功能相关的疾病,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。
一、八会穴的定义
八会穴是指分布在十二经脉上的八个特定穴位,它们分别对应人体的“气、血、骨、髓、筋、脉、脏、腑”八种基本物质或功能。这八个穴位被称为“八会”,意为“汇聚之处”,即这些穴位是人体气血、精微物质的聚集地,具有调节和治疗相应脏腑、组织功能的作用。
二、八会穴的内容
以下是八会穴的具体名称、所属经脉、所主部位及主要作用:
| 序号 | 穴名 | 所属经脉 | 所主部位 | 主要作用 |
| 1 | 膻中 | 心包经 | 胸部 | 理气宽胸,止痛通络 |
| 2 | 中脘 | 胃经 | 上腹部 | 健脾和胃,消食导滞 |
| 3 | 阳陵泉 | 胆经 | 腿部 | 舒筋活络,清热利湿 |
| 4 | 大杼 | 膀胱经 | 背部 | 疏风散寒,强健筋骨 |
| 5 | 章门 | 肝经 | 胁肋部 | 健脾化湿,疏肝理气 |
| 6 | 悬钟 | 胆经 | 足外侧 | 疏风清热,通络止痛 |
| 7 | 关元 | 任脉 | 下腹部 | 补肾固本,温阳益气 |
| 8 | 期门 | 肝经 | 胸胁部 | 疏肝理气,活血化瘀 |
三、八会穴的应用
八会穴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以下几类疾病:
- 气病:如气滞、气逆、气虚等,常用膻中、中脘。
- 血病:如血瘀、出血等,常用期门、悬钟。
- 骨病:如骨折、关节痛等,常用大杼、阳陵泉。
- 髓病:如腰膝酸软、脑力不足等,常用关元、中脘。
- 筋病:如肌肉疼痛、僵硬等,常用阳陵泉、悬钟。
- 脉病:如心悸、脉弱等,常用膻中、关元。
- 脏病:如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等功能失调,可用各脏对应的穴位。
- 腑病:如胃、胆、膀胱等脏器疾病,可用中脘、阳陵泉等。
四、总结
“八会穴”是中医经络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体现了古人对人体生理结构和病理变化的深刻理解。通过刺激这些穴位,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、脏腑功能,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。掌握八会穴的定位与作用,有助于提高针灸和推拿的疗效,是中医学习者必须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