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荒地老出处于哪里】“天荒地老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时间极其漫长、感情或事物永恒不变。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具体含义。下面将从来源、释义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成语来源
“天荒地老”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贺的《致酒行》:“少年心事当拏云,谁念幽寒坐呜呃。”虽然此句中并未直接出现“天荒地老”,但其意象与后来的成语有相似之处。
更确切的出处是宋代词人晏殊的《木兰花·春恨》中有“天荒地老无人识”的句子,后人逐渐将“天荒地老”作为固定成语使用,表达时间久远、世事变迁之意。
二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释义 |
| 天荒 | 指天地初开,未有人类之时,象征极久远的时间 |
| 地老 | 指大地经历无数变化,也象征时间长久 |
| 合起来 | 形容时间极为漫长,或感情、事物经得起时间考验 |
三、成语用法
- 形容时间久远:如“这段历史天荒地老,早已被遗忘。”
- 比喻感情深厚:如“他们相爱天荒地老,永不分离。”
- 用于文学作品:常出现在诗词、小说中,增强语言的表现力。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| 成语 | 含义 | 与“天荒地老”的关系 |
| 海枯石烂 | 形容感情坚定,不随时间改变 | 与“天荒地老”意义相近 |
| 长长久久 | 强调持续不断 | 侧重时间长度,不如“天荒地老”有诗意 |
| 历经沧桑 | 强调经历磨难 | 更强调过程而非时间长短 |
五、总结
“天荒地老”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学,最初用于表达时间的久远与世事的变迁。随着语言的发展,它逐渐成为形容感情坚定、时间漫长的常用词汇。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日常表达,“天荒地老”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。
表格总结: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天荒地老 |
| 出处 | 宋代晏殊《木兰花·春恨》 |
| 释义 | 形容时间极长,或感情永恒 |
| 用法 | 描述时间久远、感情坚定 |
| 相关成语 | 海枯石烂、长长久久、历经沧桑 |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“天荒地老”这一成语的来源、含义及使用方式,帮助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好地运用这一经典表达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