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神舟号飞船的信息】“神舟号飞船”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行器,自2003年首次成功完成载人飞行以来,已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标志。神舟系列飞船不仅实现了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的梦想,也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。以下是对神舟号飞船的简要总结与信息汇总。
一、神舟号飞船简介
神舟号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,由轨道舱、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。它具备独立飞行能力,并能与空间实验室或空间站对接,执行多种任务,包括航天员运输、科学实验、空间维修等。
神舟号飞船的设计借鉴了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部分技术,但在中国自主研发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改进,体现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创新能力。
二、神舟号飞船主要任务与成就
| 任务编号 | 发射时间 | 飞行员姓名 | 主要任务 | 成就与意义 |
| 神舟五号 | 2003年10月15日 | 杨利伟 |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| 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 |
| 神舟六号 | 2005年10月12日 | 费俊龙、聂海胜 | 多人多天飞行 | 实现多人多天飞行,为后续长期驻留奠定基础 |
| 神舟七号 | 2008年9月25日 | 翟志刚、刘伯明、景海鹏 | 首次出舱活动 | 中国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|
| 神舟九号 | 2012年6月16日 | 景海鹏、刘旺、刘洋 | 与天宫一号对接,首次女性航天员飞行 | 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|
| 神舟十号 | 2013年6月11日 | 聂海胜、张晓光、王亚平 | 与天宫一号对接,开展科普教育 | 推动航天知识普及,激发青少年兴趣 |
| 神舟十一号 | 2016年10月17日 | 景海鹏、陈冬 | 长期驻留天宫二号 | 实现33天长期驻留,提升航天员适应能力 |
| 神舟十二号 | 2021年6月17日 | 聂海胜、刘伯明、汤洪波 | 进入天和核心舱,开展空间站任务 | 中国空间站首次有人驻留 |
| 神舟十三号 | 2021年10月16日 | 王亚平、翟志刚、叶光富 | 长期驻留天和核心舱,开展科研实验 | 实现6个月长期驻留,刷新中国航天记录 |
三、神舟号飞船的技术特点
- 模块化设计:采用轨道舱、返回舱、推进舱三舱结构,便于功能分离与维护。
- 自主控制:具备自主导航、姿态调整和交会对接能力。
- 安全可靠:配备逃逸系统,确保航天员在紧急情况下安全返回。
- 可重复使用:部分部件可回收再利用,降低发射成本。
四、神舟号飞船的意义
神舟号飞船的成功研制与多次飞行,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,也推动了国内航天科技的发展。它为中国建设空间站、深空探测以及未来载人登月等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,是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里程碑。
通过神舟号飞船的不断进步,中国航天事业正稳步迈向更高水平,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