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副其实是什么意思】“名副其实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名声与实际相符,即表面上的名称和实际的内容一致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“名”与“实”的统一,没有虚张声势或夸大其词。
一、词语解析
| 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用法 |
| 名副其实 | míng fù qí shí | 名称与实际相符,不虚假 | 常用于形容人、事物、称号等 |
| 名 | míng | 名称、名声 | 如:名人、名声 |
| 副 | fù | 配合、符合 | 如:名副其实、名不副实 |
| 其 | qí | 代词,指代前面的“名” | |
| 实 | shí | 实际、真实 | 如:事实、实质 |
二、词语来源与演变
“名副其实”最早出自古代文献,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名声与其行为、能力相匹配。在现代汉语中,这一成语被广泛使用,尤其是在正式或书面语中,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认可和肯定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近义词 | 反义词 |
| 名不虚传 | 名不副实 |
| 实至名归 | 虚有其表 |
| 众望所归 | 败絮其中 |
四、常见使用场景
| 场景 | 例句 |
| 表扬优秀员工 | 他工作认真负责,真是名副其实的先进工作者。 |
| 描述产品品质 | 这款手机性能稳定,确实名副其实。 |
| 评价人物能力 | 她虽然年轻,但能力出众,是名副其实的领导者。 |
五、注意事项
- “名副其实”强调的是“名”与“实”的一致性,不能单独使用“名”或“实”来替代。
- 在口语中,有时会简化为“名不虚传”,但两者在语气和用法上略有不同。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搭配不当。
六、总结
“名副其实”是一个表达“名声与实际相符”的成语,常用于肯定某人或某物的真实价值。通过了解它的含义、来源、用法以及相关词汇,可以更准确地在写作和交流中使用这一成语,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