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落孙山是考上还是没考上】“名落孙山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考试或选拔中未能成功的情况。但很多人对这个成语的具体含义并不清楚,甚至有人误以为它是“考上了”的意思。那么,“名落孙山”到底是指“考上”还是“没考上”呢?下面我们将从成语的来源、含义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。
一、成语来源与含义
“名落孙山”最早出自宋代范仲淹《范文正公集·士言》中的记载:
> “吴人孙山,滑稽才子也。赴举,先归,乡人问其得失,曰:‘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’”
这段话讲的是一个叫孙山的人参加科举考试,结果只排在最后一名,而他的朋友则比他还靠后,因此他用这句话表达自己和朋友都没有考中。后来,“名落孙山”便被用来形容考试失败、落榜的情况。
从字面来看,“名”指的是考试成绩排名,“落”表示落选,“孙山”则是指最后一名。因此,整个成语的意思是“考试没有录取”,也就是没考上。
二、常见误解与辨析
尽管“名落孙山”明确表示“落榜”,但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字面上的“名”字而误以为是“有名气”或“被录取”。这种理解是错误的。实际上,这个成语的核心在于“落”,即“未被录取”。
| 项目 | 内容 | 
| 成语名称 | 名落孙山 | 
| 出处 | 宋代范仲淹《范文正公集·士言》 | 
| 字面解释 | 名次落在孙山之后(即最后一名) | 
| 实际含义 | 考试失败,未被录取 | 
| 常见误解 | 误认为是“考上”或“有成绩” | 
| 正确理解 | 表示落榜、失败 | 
三、使用场景与例句
“名落孙山”多用于描述考试、竞赛或选拔中未能成功的情况,语气较为委婉,带有一定的自嘲意味。
例句:
- 他满怀信心地参加了高考,没想到最终名落孙山。
- 尽管努力备考,我还是名落孙山,心中难免有些失落。
四、总结
“名落孙山”是一个典型的贬义成语,用来形容考试或选拔中未被录取的情况。虽然字面上有“名”字,但它并不表示“有名气”或“被录取”,而是强调“落榜”这一结果。因此,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准确使用它。
结论:
“名落孙山”是指没考上,不是“考上”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