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严选问答 >

明察秋毫是什么意思

2025-10-30 04:47:53

问题描述:

明察秋毫是什么意思,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30 04:47:53

明察秋毫是什么意思】“明察秋毫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观察事物非常细致、敏锐,能够看到极细微的差别或问题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,原意是说人的眼睛能看清秋天鸟兽身上最细小的毛发,后来引申为对事情看得非常清楚,不放过任何细节。

一、成语解释

项目 内容
成语 明察秋毫
拼音 míng chá qiū háo
出处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。”
释义 形容人目光敏锐,能看得很清楚,连极细微的东西也能察觉。
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的观察力强,善于发现问题或细节。
近义词 明辨是非、洞若观火、一丝不苟
反义词 视而不见、粗心大意、马马虎虎

二、成语来源与演变

“明察秋毫”最早见于《孟子》一书,原文是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。”意思是:一个人的眼睛可以看清秋天鸟兽毛发的末端,却看不见车上的一堆柴火。这句话原本是用来讽刺那些只注重细节、忽视整体的人。但后来,人们逐渐将“明察秋毫”引申为一种正面的品质,强调观察力和洞察力。

三、使用场景

场景 应用举例
工作中 老师在批改作业时明察秋毫,发现学生的小错误。
学习中 学生做题时要明察秋毫,避免因为粗心丢分。
生活中 看到别人情绪变化,能明察秋毫地察觉出对方的烦恼。
企业管理 高层管理者需要明察秋毫,及时发现公司运营中的隐患。

四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
1. 不要滥用:虽然“明察秋毫”是褒义词,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显得过于挑剔,容易引起他人反感。

2. 注意语境:适用于正式或书面语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
3. 搭配得当:如“他明察秋毫,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。”

五、总结

“明察秋毫”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,既体现了古人对观察力的重视,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追求细致、严谨的精神。在现代生活中,它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肯定,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日常交流,具备“明察秋毫”的眼光,往往能带来更多的收获与成长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