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谁知道有关白居易的情况】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。他与元稹并称“元白”,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。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,内容贴近生活,深受百姓喜爱,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以下是对白居易基本情况的总结:
一、白居易基本情况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 
| 姓名 | 白居易 | 
| 字 | 乐天 | 
| 号 | 香山居士 | 
| 出生年份 | 公元772年 | 
| 去世年份 | 公元846年 | 
| 籍贯 | 今陕西渭南 | 
| 所处朝代 | 唐代 | 
| 主要成就 | 新乐府运动代表人物;诗歌通俗易懂,关注社会现实 | 
| 代表作品 | 《长恨歌》《琵琶行》《卖炭翁》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等 | 
| 文学风格 | 语言平实,情感真挚,关注民生 | 
| 官职 | 曾任左拾遗、江州司马、杭州刺史等 | 
| 思想倾向 | 崇尚儒家思想,主张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 | 
二、白居易的文学贡献
白居易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在于推动了“新乐府”运动。他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生活,关心人民疾苦,反对形式主义和空洞无物的作品。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,而且对后世文人如苏轼、陆游等都有深刻影响。
他的一些作品如《卖炭翁》揭露了社会的不公,《琵琶行》则通过描写一个琵琶女的遭遇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。
三、白居易的生平简述
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,自幼聪慧,勤奋好学。他在科举考试中高中进士,步入仕途。然而,由于直言敢谏,曾多次被贬官。他曾因上书批评时政而被贬为江州司马,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晚年,他辞官归隐,居住在香山,过着闲适的生活。尽管远离政治中心,但他依然关注国家大事,并继续进行文学创作。
四、结语
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。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,更承载着深厚的社会责任感。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。
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白居易的故事或诗句,可以进一步查阅他的诗集或相关研究资料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