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莫高窟是谁发现的】莫高窟,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崖壁上,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、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之一。它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迹,也是世界文化遗产。然而,关于“莫高窟是谁发现的”这一问题,答案并非如表面那样简单。
一、莫高窟的发现者
莫高窟自古以来就存在,其开凿始于公元366年,历经千年不断修建和扩展。但真正让莫高窟被世人所知,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系列事件。因此,“发现”莫高窟的说法更多是指其被现代人重新认识和研究的过程。
1. 斯坦因(Aurel Stein)与伯希和(Paul Pelliot)
- 斯坦因:英国考古学家,1907年首次进入莫高窟,对洞窟进行了详细考察,并带走了大量文物。
- 伯希和:法国汉学家,1908年也来到莫高窟,他比斯坦因更早进入藏经洞,取走大量珍贵文献。
这两位学者的探险活动,使得莫高窟开始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。
2. 王圆箓道士
- 王圆箓是清末民初时期莫高窟的住持,他在1900年发现了藏经洞(即第17窟),并从中发现了大量古代经卷和文书。
- 虽然他是第一个发现藏经洞的人,但他并未意识到其历史价值,而是将部分文物卖给了外国探险家。
3. 敦煌本地居民与早期研究者
- 在王圆箓之前,敦煌本地居民早已知道莫高窟的存在,但并没有系统地进行记录或保护。
- 20世纪初,一些中国学者如罗振玉、王国维等人也开始关注莫高窟的文化价值。
二、总结
| 人物 | 身份 | 对莫高窟的贡献 | 备注 |
| 王圆箓 | 道士 | 发现藏经洞 | 未意识到文物价值,部分文物流失 |
| 斯坦因 | 英国考古学家 | 第一次系统考察莫高窟 | 带走大量文物,引发国际关注 |
| 伯希和 | 法国汉学家 | 探索藏经洞,带走大量文献 | 比斯坦因更早进入洞窟 |
| 本地居民 | 敦煌居民 | 早知莫高窟存在 | 未系统保护或研究 |
| 中国学者 | 如罗振玉、王国维等 | 开始关注莫高窟文化价值 | 推动国内对敦煌的研究 |
三、结论
莫高窟并非由某一个人“发现”,而是经过千年的历史积淀后,在20世纪初被西方探险家和中国学者重新认识。王圆箓是第一个发现藏经洞的人,而斯坦因、伯希和等人则是推动莫高窟走向世界的“发现者”。因此,“莫高窟是谁发现的”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单一的答案,而是多个历史人物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
